Study

社會B2一段複習

  •   0%
  •  0     0     0

  • 現代臺灣人很難想像沒有電的日子,想知道家中電力的來源,就要了解臺灣電力公司的歷史,最早可以上溯到日治時期的臺灣電力株式會社。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最大的成就,是建造哪個水力發電工程系統?
    (D)日月潭水力發電所
    (A)石門水庫
    (B)烏山頭水庫 
    (C)嘉南大圳
  • 清朝因為在哪個戰役的失敗,進而將臺灣割讓給日本?
    (A)牡丹社事件
    (C)甲午戰爭
    (D)西來庵事件。
    (B)清法戰爭
  • 西元1915年,余清芳等人在臺南利用________名義,集結群眾抗日,此事件稱為________事件。
    宗教、西來庵(噍吧哖)
  • 以下是美玲說明某種社會化途徑時的部分內容──根據內容判斷,她主要在說明哪種社會化途徑?
    (D)傳播媒體
    (B)學校
    (A)家庭
    (C)同儕團體
  • 日治時期,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,要臺人學習日本人的生活習慣,下列何者不是其內容?
    (D)接受民間傳統信仰
    (C)說日語
    (A)改日姓
    (B)參拜神社
  • 討論人口遷移時,「促使當地人口向外移出的不利條件」統稱為何?
    (A)推力
    (B)拉力
    (C)移入率
    (D)移出率。
  • 志願結社指人民依自由意願組成或參與持續運作的團體,此為志願結社的__________特徵。
    志願性
  • 由於位置上的鄰近性及________、________相近,以來自中國、越南、印尼等地的外籍配偶人數比例最高。
    語言、文化
  • 阿桐伯在日治時期擔任保正。請問:下列何事不在他職責範圍內?
    (C)協助衛生宣導
    (A)協助監修道路
    (B)參與立法工作
    (D)協助維持治安
  • 附表是至民國109年底,臺灣六都的人口及土地面積統計資料,請依照此表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
    (C)人口密度最低的城市是高雄市
    (D)臺北市的人口密度居冠
    (B)如果以擁擠程度而言,新北市是最擁擠的直轄市
    (A)臺北市、臺中市、高雄市分別為臺灣人口前三多的直轄市
  • 多年來亞洲各國時常聲援慰安婦議題,希望日本能積極解決問題。而這個事件的歷史背景,應與下列何者有關?
    (B)霧社事件
    (A)甲午戰爭
    (D)中日戰爭
    (C)一次大戰
  • 阿勇是一位日治時期住在臺灣的年輕人,下列何者有可能是他生活的寫照?
    (D)與同鄉死黨一起參加分類械鬥
    (A)加入日益蓬勃的行郊組織
    (C)參與曹公圳的興建工程
    (B)將自己種植的甘蔗賣給製糖會社
  •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海山神社,完成於西元1938年(昭和13年),現存石牆、石階、第三座鳥居基座、石垣,以及西元1940年(昭和15年)建造的防空洞。請問:關於此古蹟當初建造的目的,下列何者正確?
    (D)因應第一次世界大戰
    (B)強化民眾對日的愛國心
    (A)紀念抗日志士而設立
    (C)尊重臺灣的宗教信仰
  • 小琪的爺爺指著一張照片(如附圖)回憶道:「這張老照片,是你曾祖父和我的合照,當時因為家裡被選上國語家庭,所以生活環境比一般人家好。」請問:這張照片最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?
    (C)推動保甲制度
    (B)理蕃政策
    (D)實行警察制度
    (A)皇民化運動
  • 附圖為民國108年臺灣人口分布點子圖。由圖判斷,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半部的哪些地形上?
    (D)盆地、山地
    (C)丘陵、山地
    (A)平原、丘陵
    (B)平原、盆地
  • 我國《憲法》規定:「人民有________及________之自由」,宣示國家對於人民結社權利的保障。
    集會、結社
  • 一本敘述臺灣日治時期的書籍中,某章節穿插著如附圖的漫畫,根據漫畫對話內容判斷,這張圖與何種措施有關?
    (D)壯丁團
    (A)皇民化運動
    (B)保甲制度
    (C)警察制度
  • 團體是由兩個以上的個人所組成,成員間彼此互動,具有共同目標,形成一定程度的認同感。根據上述內容判斷,下列何者不是團體?
    (C)校刊社的社員
    (A)公車上的乘客
    (D)荒野保護協會的會員
    (B)合唱團的團員
  • 《一八九五》這部電影改編自知名作家李喬的作品《情歸大地》,描述西元1895年乙未戰爭中客家村莊所發生的故事。請問:其劇情內容與下列何者有關?
    (A)荷蘭人占領大員 
    (D)日本對臺的理蕃政策
    (B)臺灣民間抗清始末
    (C)臺灣民主國的建立與瓦解
  • 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後,臺人曾有如下的言論:「不與日人共日月,願與臺地共存亡。」並且以下列哪種作法回應這樣的變局?
    (D)成立臺灣民主國
    (B)組織壯丁團抗議
    (C)發起政治社會運動
    (A)向日本投降
  • 許多上班族都會抱怨,覺得開會常會打斷原本的工作進度,也沒達到開會預期的效率。《哈佛商業評論》專欄作家歸結出公司老闆愛開會的原因,最大理由是透過開會可以鼓勵交流,交換訊息。上述評論最能表現出下列何種意義?
    (A)顯示權威並建立老闆威信
    (D)蒐集成員意見有助決策
    (B)僅對公司的利益有幫助
    (C)缺乏效率無法達到目標
  • 下列有關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》的說明,何者正確?
    (A)透過法律協助幫派活動合法化 
    (D)幫派分子違法不受此條例約束
    (B)保障幫派的結社自由
    (C)目的在杜絕幫派組織的產生
  • 日治時期,臺灣的甘蔗與稻米種植分布情況大致可用「南糖北米」來形容,但在日治時期某個重要的設施興建後,讓嘉南平原也可以大量生產稻米。請問:這是指哪一項設施?
    (A)日月潭水力發電所
    (D)嘉南大圳
    (B)西部縱貫鐵路
    (C)高雄港
  • 日本即將統治臺灣的消息傳來,丘逢甲等人倡議成立________國,並推舉________擔任民主國總統,以抗拒日本接收。
    臺灣民主、唐景崧
  • 自民國81年以來,政府開放引進________,從事各項勞務工作。他們並未入籍臺灣,故不列入新住民的統計。因________的需求,其人數愈來愈多,已成為臺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。
    國際移工、勞動力
  • 歷史學家評論:「這是場頗具意義的抗日事件,分析起因只知道與宗教可能有些關係,而且人數眾多,死傷慘重。真正的緣由,卻無法一概而論之。但是,日本官方平定該事件後,展開許多不同的作為,臺人的抗日也出現了本質的變化。」請問:關於上述抗日事件的說法,下列何者正確?
    (B)發生時間點為一九三○年代
    (C)事件平定後臺人轉向非武裝形式抗日
    (D)發生於內地延長主義時期。
    (A)此應為原住民抗日事件
  • 近年來,各種志願結社的團體紛紛成立,透過團體的運作,可以提供對社會公共事務的意見,下列何者對志願結社有正面的認識?
    (C)小剛
    (D)小萌
    (B)小芳
    (A)小華
  • 在大多數臺灣民主國的官員返回中國後,在臺南仍有大將軍________繼續領導抗日,但之後也因實力不如日軍,而離開臺灣。
    劉永福
  • 在臺灣,某一人口族群於西元2020年已達709,123人,他們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,與臺灣傳統信仰佛教、道教,在習俗上有很大的不同,多從事看護、幫傭、營造工程、製造業、漁業等的工作。請問:此段話主要在描述臺灣哪一個族群?
    (C)新住民
    (A)漢人
    (D)國際移工
    (B)原住民
  • 在團體生活中,每個人都應貢獻一己之力。當我們身處在下列何種情況中,可以說是隸屬於團體?
    (C)賣場消費者
    (A)電影院觀眾
    (D)家庭成員
    (B)動物園遊客
  • 臺北市政府推出「助妳好孕」專案,從民國100年1月起,發放每胎2萬元的生育獎勵金。透過這些政策,政府主要是希望能達成何種目標?
    (B)降低死亡率
    C)提高性別比
    (D)降低都市人口外移比率
    (A)提高生育率
  • 就國中生而言,應建立何種參與公共事務的態度?
    (B)利用課餘時間參加志願服務活動
    (C)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以賺取金錢
    (D)尚無須培養公共參與能力
    (A)為賺零用錢,加入詐騙集團擔任車手
  • 日治時期,保甲制度是控制地方的組織。當時一位保正負責管理多少戶居民?
    (C)一千戶
    (B)一百戶
    (D)因地而異
    (A)十戶
  • 就國中生而言,下列哪種作為有助於互動態度的養成與學習,具備現代公民德性?
    (A)熱心社團活動與事務
    (B)參加才藝補習班
    (D)專心學業與考試
    (C)熱衷愛情追逐遊戲
  • 人從出生開始,就生活在團體裡。下列何者是青少年較常接觸的團體?
    (C)乙丙丁
    (D)甲乙丙丁
    (B)甲丙丁
    (A)甲乙丙
  • 清代臺灣的建省與割讓,分別與哪次戰爭有關?
    (C)牡丹社事件、清法戰爭
    (D)中日戰爭、二次大戰。
    (A)清法戰爭、甲午戰爭
    (B)牡丹社事件、甲午戰爭
  • 下列何者為人口增加率的算法?
    (D)移入率+出生率。
    (B)出生率-死亡率
    (A)自然增加率+社會增加率
    (C)移入率-移出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