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me Preview

康軒國中地理歷史R2

  •  Chinese    43     Public
    history and geo
  •   Study   Slideshow
  • 清廷攻取臺灣後,許多大臣擔心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,主張放棄,但因為臺灣戰略地位重要,最後______皇帝採納______的建議,於西元1684年將臺灣納入版圖。
    康熙、施琅
  •  15
  • 清廷劃定______,禁止漢人越界開墾山地,是為了避免原漢衝突,但隨著移民人數增加,越界開墾情形嚴重。
    番界
  •  10
  • 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後,設置臺灣府,隸屬____省,府下設____、____和鳳山三縣。
    福建、臺灣、諸羅
  •  20
  • 康熙年間發生____事件,促使雍正皇帝在臺灣增設____縣以及增設____廳、澎湖廳
    朱一貴、彰化、淡水
  •  20
  • 嘉慶年間為防範海盜侵擾,在今宜蘭地區設置____廳。
    噶瑪蘭
  •  10
  • 光緒10年,清廷與法國因________問題爆發清法戰爭,戰火波及臺灣的________、淡水、澎湖等地,使清廷於光緒11年決定臺灣建省,首任巡撫為_________。
    越南、基隆、劉銘傳
  •  20
  • 劉銘傳任臺灣巡撫後,調整臺灣的行政區劃,原有的臺北府保留,臺灣府改為____府,於中部地區增設臺灣府,並在東部設____直隸州。
    臺南、臺東
  •  20
  • _______治臺時期,增設_______府,將行政區調整為二府八縣四廳。
    沈葆楨、臺北
  •  15
  • 西元1871年,______船隻遭遇暴風,漂流至恆春半島,與當地原住民發生誤解而遭殺害。西元1874年,日本以「懲辦凶手」為由攻打臺灣,最後清朝承認日本出兵為「____________」。事後清廷派_________來臺展開防務工作。
    琉球、保民義舉、沈葆楨
  •  20
  • 十九世紀後期,因為牡丹社事件與清法戰爭,清廷在臺灣推行許多建設,行政上廢除____________,鼓勵漢人來臺開墾;在原住民方面解除了____________的禁令。
    渡臺禁令、劃界封山
  •  20
  • 因牡丹社事件與清法戰爭,清廷在臺灣推行許多建設,軍事上在______、旗後等地興建新式炮臺;交通上修築了______到______的鐵路等
    安平、基隆、新竹
  •  20